中央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中枢,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强国建设的六大关键核心要素中,强大的中央银行与其他要素关联紧密,并为其他要素建设提供支持。资深财经观察家、知名青年学者徐瑾出版的《货币王者——中央银行如何制造与救赎金融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是一部关于中央银行与金融危机的简史。作者透过全球视野,穿越厚重的历史,以中央银行和金融危机为主线,通过一系列财经事件与人物,描述了17世纪以来中央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中央银行与金融危机的相伴相生。鉴古知今,该书对于当前我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强大的中央银行也有历史借鉴意义。
回看历史,荷兰是17世纪欧洲金融业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金融革命的国家。1609年,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银行出现在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也是世界上第一家交易所,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市场和期权市场发源地。荷兰的金融革命将17世纪荷兰造就成为“世界的中心”。荷兰之后的英国崛起也与金融革命密切相关,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以金融革命为基础。正如书中所言,“英国在16世纪还是一个毫无冠军相的欧洲国家,却在18世纪领跑,19世纪崛起登顶,原因在于制度创新,其中金融方面的制度创新功不可没”。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现代中央银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次以国家信用为保障发行国债的国家。英格兰银行对于英国的意义极为重要,诚如作者所言,“英格兰银行被冠以‘堡垒中的堡垒’之称,其诞生亦被视为当时最重要的金融革命”。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1913年,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联邦储备法案》,宣告美联储成立,在解决当时的银行业恐慌和应对之后的大萧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戈登以大历史观的独特视角,深刻剖析300多年来华尔街的兴衰沉浮和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崛起的前因后果。他写道:“200年前,美国是一个极不发达的国家,财政状况也极为恶劣。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华尔街开始与其一起成长,并且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世界强国崛起的历史经验表明:强国崛起离不开强大的金融,只有善用金融工具的国家,才能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只有发展出强大的金融实力,才能真正助推大国崛起。一个国家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然伴随着金融由大变强。
强国崛起,离不开各类金融创新,当然也伴随着各种危机。正如《货币王者》所说,“某种程度而言,金融危机是一种‘富贵病’,或者说‘现代病’,往往只有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国家才会出现这类症状”。金融危机在荷兰、英国等国肆虐之后,也降临美国。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成为现代金融危机的早期案例,1825年英国发生“钱荒”危机,1929年华尔街大崩盘。作者认为:“金融危机改变中央银行”。随着金融危机的演进,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主要是为皇室提供借款,为战争提供融资,而无其他职能。作者在书中写道:“尽管生来就与政府需求挂钩,也算拯救王国军队于水火,但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可没有什么稳定经济之类的央行义务,与‘最后一种方法’和‘最后贷款人’还扯不上关系。”19世纪70年代,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的财经编辑白芝浩提出,对于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银行,中央银行必须提供惩罚性利率的流动性贷款。至此,英格兰银行正式开始充当“最后贷款人”。白芝浩原则提出迄今差不多150年过去,仍旧适用且非常重要。作者也坦言,她之所以反复引用白芝浩的观点,源自其清晰而深刻的思考。大萧条后,中央银行的角色与作用又发生了变化。正如书中所言,“大萧条重塑了中央银行定位,使得其不再安于稳定汇率与通胀,而成为危机中的最后拯救人”。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主要发达国家鲜有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有所淡化,以维持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渐成主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和物价稳定目标仍是中央银行最主要职责,同时各国中央银行对金融稳定政策作出了调整,包括:强化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重构风险处置框架,拓展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中央银行300多年的历史表明,中央银行制度是在一次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每一次金融危机都催生中央银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伴随危机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该书讲述的17世纪至今的主要国家央行制度演变和金融危机史,对于当前我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和强大的中央银行有一定的启示:中央银行必须始终维护金融稳定,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职能。中央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也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参与者。中央银行应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各种经济状况。
当前我国已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以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作为重要支撑,既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又防止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我国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作者系武汉大学金融学博士北京在线配资,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高级经济师、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