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6日讯(记者 郭涛) “必须要在思想上达成一致,紧贴实际才能把餐饮浪费行为制止住!”食品安全志愿者包善阳表示,“去年以来,我院共开展反浪费、食堂监督等主题志愿活动25场,服务师生2万余人次,节约食品原料超过5吨。”
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的第十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9月25日在京举办。图为食品安全志愿者包善阳。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凡/摄
昨日,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等28部门及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京举行。会上,来自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包善阳,分享了该校将反浪费工作融入校园餐饮服务的全过程。
一是从观念转变入手,用“共识”带动“共治”。我们学院男女比例达到1:7,意味着菜品、菜量都要精细化;学生实习频率高,用餐人数动态变化大;“00后”对饭菜要求高,只有“对味”才能减少浪费……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成立了“浦食青年”校园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光盘行动”宣传、组织专题考试、加强日常自查,深受师生欢迎。我们主动邀请监管部门走进校园,依托专业力量举办培训6场、受训800余人次,实现了部门监管与校园管理的良性互动。
二是从师生需求出发,用“点子”探索“路子”。在包善阳看来,反浪费工作不能简单粗暴,不接“地气”就缺乏生命力。我们坚持问需定方向,深入学生中调研,加强与承包商交流,结合学生食量、用餐时间等特点,制定节约减损方案;坚持问计出良策,多渠道收集学院老师、食堂经理和餐厅后厨意见,分门别类整理分析,提出食材采购、菜单设计、供应方式等改进建议100余条;坚持问“智”出效率,依托智慧管理平台统计每日就餐量和食材消耗量,分析师生点菜习惯和消费偏好,实现了食堂精准采购,每月节约食材约600公斤。
三是从精细管理出发,用“实招”追求“实效”。反对浪费需要通过创新取得实效,我们学院利用“边角料”开发出芹菜叶蛋汤、豆渣饼等新菜品,做好节约食材的“加法”;通过采购、加工、供餐全环节管控,制定实施垃圾减量方案,实现厨余垃圾减少约15%,做好厨余垃圾的“减法”;协调食堂在用餐高峰后推出荤素搭配的“爱心套餐”,学生花5元即可享用,减少饭菜“库存”,做好扩大效应的“乘法”;推行“小份菜”“半份菜”,部分菜品按个卖、按重卖、备受学生欢迎,做好丰富供应的“除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这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和信心。我将和全国千千万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者、志愿者一道,既要当好守护食品安全的‘舌尖卫士’股票配资平台官网,也要当好推动‘光盘行动’的‘校园先锋’。”包善阳说道。